新華財經上海1月6日電(記者王鶴) 吉利正在跑出一條新能源汽車的新“黑馬”賽道。吉利控股集團5日發布了未來三年戰略目標:至2027年,整車銷量將超500萬輛,逐步形成差異化的綠色智能通行生態競爭力,為用戶提供“可油可電可醇”的產品與靈活的能源服務。
“可醇”指的就是吉利特有的綠色甲醇、醇氫電動技術路線。近段時間,“醇氫電動”技術路線頻頻嶄露頭角。就在5日,吉利宣布旗下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成為第9屆亞冬會官方合作伙伴,吉利醇氫電動汽車服務車隊將全方位提供出行保障。
吉利還透露,將于2025年內,全球首發兩款搭載全新一代“超醇電混”技術的全新產品,轎車和SUV各一款。
解碼綠色甲醇:液態的“氫” 液態的“電”
“醇氫電動汽車能夠大規模服務亞冬會,標志著醇氫電動產業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實現從案例示范到規模運營的巨大跨越,獲得了國際認可。”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CEO范現軍表示,醇氫電動汽車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醇氫電動時代已經來臨。
在全球競跑新能源的時代,多種能源并舉,多技術路線發展是能源安全的基礎保障。
甲醇之所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源于其兼具燃燒高效、低碳環保、可再生性、經濟實惠等優點,是全球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
有業內資深專家告訴記者,甲醇是“最接地氣”的新能源技術,常溫常壓下為液態,運輸及使用安全便捷,而液體正是能源的最佳形式載體,綠色甲醇因此被稱為液體的“氫”、液態的“電”。
我國能源結構“富煤、少氣、貧油”,石油對外依存度超7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對國家能源安全帶來嚴峻挑戰。在向非化石能源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我國是全球目前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使用國,產能占全球60%;同時,甲醇是風光電的最佳載體,可以通過“風、光、氫、醇”和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使綠色能源安全更可持續。我國車用、船用等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用碳倉收集再次利用制成甲醇,形成了資源高效利用的循環體系,循環利用生產更可持續。綠色甲醇可謂是“中國的石油”,國家能源自主和能源利用更可持續,將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更可持續。
中國工程院院士、動力機械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倪維斗表示:“甲醇是一種新的能源形式,要達到‘雙碳’目標,甲醇是很重要的綠色能源,肯定要大力推廣、大規模地應用起來。”
“吉利在甲醇汽車領域已經耕耘了20年,成功解決了腐蝕、溶脹,耐久和冷啟動等四大難題,掌握了甲醇汽車的核心技術,擁有標準和專利300項以上,銷售甲醇運營車輛近4萬臺,累計行駛里程超200億公里,實現甲醇汽車從小批量試點運行到大規模推廣應用的跨越?!奔嚰瘓FCEO淦家閱說。
2024年,在醇氫生態賦能下,吉利甲醇汽車已推廣至12個省、40個城市,全年銷量增幅達到了130%,持續保持快速增長。
2025年,吉利甲醇汽車的目標將不再局限在B端運營,將在四季度,面對C端用戶推出第五代可醇、可電、可油的超醇電混產品,轎車和SUV雙車齊發。
據介紹,吉利第五代超醇電混技術,可實現甲醇和汽油兩種燃料,在同一油箱內以任何靈活配比比例混合,實現燃料自由組合,并采用了全球首創的甲醇發動機、超低溫冷啟動技術,突破性地實現甲醇燃料在零下35℃低溫下的啟動,而且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48.15%全球最高熱效。
在哈爾濱2025年亞冬會上,吉利提供了一支醇氫動力服務車隊。目前,首批350輛醇氫電混汽車已經交付給組委會,這也是醇氫電混汽車首次大規模服務國際性體育賽事。
政策加碼、資本追捧 醇氫電動生態風口已至
近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財政部陸續發文,聚焦老舊營運貨車、城市公交車等報廢更新,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推動醇氫路線發展,醇氫電動新生態的發展風口已經到來。
有機構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國家部委與各省市已出臺近50個支持醇氫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的政策文件。
2024年8月,《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發布,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甲醇加注被明確納入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兑庖姟芬?,完善充(換)電站、加氫(醇)站、岸電等基礎設施網絡。
2024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表決通過,明確國家支持優先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進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月發布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特別強調“拓展風光儲氫等新能源應用場景,打通綠電-綠氫-綠氨/綠醇產業鏈,推動多能互補高效利用。”
“多個政府部門發布了促進氫能與甲醇產業發展的政策和產業標準,為其大規模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了技術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及市場培育,尤其是在商用和重型車輛領域,甲醇的市場前景廣受關注?!辈┦兰瘓F近日發布的《雙碳目標下綠色甲醇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前景》白皮書如是指出。
醇氫電動生態也受到資本市場越來越多的青睞。2024年初,醇氫科技完成首輪1億美元融資后,并在7月首屆亞太創新發展交流會上,榮獲亞太投資潛力獎;10月,遠程與銀河資本完成醇氫電動首支產業母基金合作協議簽署,總規模20億元,基金將圍繞甲醇制備、甲醇加注、醇氫電動車輛推廣及醇氫生態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投資。2024年12月,醇氫科技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1.35億美元,投后估值超15億美元,該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快市場布局及醇氫生態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產業生態鏈合作,增強發展基礎實力。
以商用車為突破口 醇氫電動打造“電動化升級”樣本
商用車是汽車和交通領域減排降碳的重要突破口,其新能源化對能源結構轉型至關重要。
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消耗石油7億噸,交通領域消耗占比超過70%;商用車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消耗了超過一半的車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車56%的二氧化碳,排放了全部汽車PM污染物的80%。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首席科學家、醇氫生態公司總經理劉漢如表示,新能源商用車近幾年出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對比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的新能源化進程相對滯后;從用戶視角看,充電時間長、補能設施少、續航里程短,以及使用場景復雜性導致的產品性能焦慮等主要痛點,制約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
依托吉利在甲醇領域20年的技術積累,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積極探索甲醇與電驅相結合方案,打造醇氫電動特色戰略技術路線。作為新一代電動汽車,醇氫電動在電動化基礎上,把甲醇作為液態的氫直接替代傳統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用于發電供電,實現了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便捷更經濟實用地升級發展。
對比純電動,醇氫電動無需高度依賴充電樁、降低整車成本,且有效解決了續航焦慮及電池自重問題。對比氫燃料,醇氫電動是氫燃料可以不依賴補貼的商業化技術應用,是更加符合國情更可持續的新能源技術路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醇氫電動是商用車動力技術路線的最優解之一,醇氫電動汽車可以解決目前商用車新能源化過程中面臨的大部分問題。醇氫電動技術的應用是汽車產業和能源轉型的連接點,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東風,通過推廣醇氫汽車引導和推動甲醇作為燃料的廣泛應用和綠色化。
值得一提的是,醇氫電動特別適合北方極寒天氣,克服純電動汽車冬季電池充放電保護問題導致的衰減嚴重。醇氫電動的高效率增程器在線補電可解決里程焦慮、電池自重問題,并降低整車成本,同時大幅度降低排放。據測算,目前已經批量裝車的醇氫電動系統,每升甲醇可以發2.2度電,折合電價可以在1元/kWh以內,比燃油車最高降低成本32%。比國六柴油車相比,PM污染物降低98%,一氧化碳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
面對全場景、全工況的復雜應用,醇氫電動技術實現續航長、補能快。搭載醇氫電動動力的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可覆蓋從漠河到吐魯番,從平原到高原的中國所有使用場景,目前,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已推出醇氫電動重卡、輕卡、客車等產品,全面覆蓋干線物流、短途運輸、城市配送、工程用車、城市公交等場景,滿足用戶多場景、多工況、多地域的需求,技術成熟度及投放規模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不過,醇氫電動汽車發展仍面臨著產業定位和支持政策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標準體系不健全、產業生態有待優化等問題。
師建華建議,明確醇氫電動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定位,享受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明確甲醇加注站主管部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甲醇汽車醇氫電動汽車的發展;完善和優化相關標準體系,保證醇氫電動良性、有序、健康發展;加大綠色甲醇產業支持力度;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工作,通過試點帶動整體,推動醇氫電動汽車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