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在部分農村地區,中青年人出現啃老現象。有的打工數年,仍須家里老人貼補;有的為了結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讓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還靠老人給撫養費。在鄉村全面振興、城鄉不斷融合的背景下,農村啃老現象亟須引起重視。
農村啃老現象抬頭
半月談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農村啃老在20歲至40歲年齡段的中青年都有覆蓋,其中年輕人啃老主要表現為工作后入不敷出、在家待業等,而30歲以上的人群不乏靠父母買車、付房貸,部分父母還要拿出自己的養老錢貼補兒孫。
中部農村一名22歲的大學生小王今年大學畢業后未找到工作,已在家休息幾個月,他打算先在家復習考公:“現在就業形勢不好,與其在私企混日子還不如認真考公,一些學長連續兩三年專門在家復習。”
山西24歲的寧博(化名)職高畢業后進城打工數年,但不時需要父母貼補。今年寧博結婚,在縣城買房、彩禮等40萬元左右的花銷全靠父母負擔。“在外打工日常消費高,很難攢下錢,不向父母伸手就不錯了,養娃根本不敢想。”寧博說。
富有富啃,窮有窮啃。61歲的王超(化名)家境相對較好,盡管給兒子在城里全款買了房和車,仍要貼補兒子一家。“無論窮富都啃,富有富啃,窮有窮啃,婚前婚后都啃。”王超說,“家境好的還湊合,一般家境的該多難啊。”
白彩霞(化名)是寧夏西海固的脫貧戶,她25歲的兒子成家后在城里打工,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難以養家,她和老伴只能節衣縮食,按月給孫子打奶粉錢。白彩霞說,今年肉牛價格下降,養牛基本不掙錢,她公益性崗位每月近1000元的收入基本都貼補孫子了,一家人只能借新還舊湊合過日子。
除了“啃金錢”,“啃時間”更為常見。不少進城務工的年輕人將孩子交給父母養育,長輩花錢又費力。中部某省35歲的韓飛和妻子常年在江蘇打工,有一雙兒女,都由爺爺奶奶照料。“我們一年最多回家兩次,每次在家最多待半個月,孩子從小由我爸媽帶大,日常花銷也主要由我爸媽負擔,真的沒辦法。”韓飛說。
農村啃老的“就應該”和“不得已”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大量農村青年為就業、成家、子女教育等涌向城市,地域流動、階層流動、信息流動等因素加強,對傳統鄉村社會價值觀產生沖擊。
受消費主義影響,農村攀比之風抬頭,有的中青年人消費欲望強烈,一度追求高額消費,完全超越個人能力。“干啥都要比,說啥都是錢。”王超說,買手機只買蘋果手機,買車低價的不考慮,必須得開出去能撐面子的,“停在那兒都能讓人高看一眼”。
高額消費掏空了一些農村中青年人的錢包,養育子女等應由其承擔的責任義務,自然落到了家里老人肩上。東部某鎮一位老人說:“兒子沒錢養孫子了,無論怎樣也得管呀,誰讓是我生的兒子呢。”“如果不貼補,小兩口就會因為經濟問題鬧矛盾,與其這樣,寧愿自己少花點。”王超說。
老人的付出,被有的中青年人視為“就應該”。自己要活得好,活得比別人強,為了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們顧及不到撫養后代、贍養老人等傳統家庭責任,“啃”自家的老人,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除了主觀上的“就應該”,也存在客觀上的“不得已”。半月談記者了解到,購房、彩禮等開支如今逐漸成為農村家庭的大頭開支。王超說,農村青年成家、孩子上學等城里沒房根本不行,這兩年買房、買車、結婚彩禮等行情不斷攀高,以前結婚買縣城的房子就行,現在有的還要求到市里買,一些家庭因此不堪重負。
在蘇北沭陽,農村孩子要想到城里上初中,除非成績在鄉鎮排名靠前或父母在城里有房子,否則至少要交上萬元的借讀費等,其中不乏交三四萬元的。僅這一項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如果某個家庭不止一個孩子,這筆錢對一般家庭來說“真的很沉重”。然而不到城里上初中,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與重點高中、大學等無緣。“砸鍋賣鐵也得讓孩子們到城里上初中。”沭陽某鎮一位老人說。
受近年經濟形勢影響,進城就業及創業增收壓力增大,部分農村中青年認為不得不啃老。中部某縣人民法院法官表示,農村中青年人進城后大多從事非固定工作,收入不穩定,既要養家糊口還要還房貸。近年法院受理的民間借貸案件增多,部分是進城務工農民房貸斷供,還有的是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的小額貸款。
東部某省40多歲的張龍(化名)曾在服裝廠打工,幾年前回家自己開廠,不到3年虧損倒閉,只能重操裝修舊業,后又陷入傳銷騙局,父母向傳銷組織支付“贖金”才得以解救。如今,張龍意志消沉,常年待業在家啃老。妻子和他離婚后,留下一個上中學的女兒,也只能由爺爺奶奶照料。
消除農村啃老現象,需綜合施治
受訪專家和基層群眾認為,要消除農村啃老現象,應綜合施治,既要為廣大中青年農民的就近市民化提供更多保障,也要降低婚姻綜合成本,減輕其負擔,還要推動崇德向善的鄉風建設,在思想上使其扎牢自立自強的正確認識。
扭轉農村不良風氣,恢復家庭傳統功能。農村啃老與社會風氣密不可分。針對一些農村攀比之風、消費主義抬頭,部分專家學者建議,結合各地實際探索有效舉措,發揮鄉風文明軟約束、黏合劑作用,通過正向激勵,引導村民崇德向善,改善鄉村風氣。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為農民進城提供更多保障。隨著生活地點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一些想要進城的農村居民承擔著較重的生活壓力。基層干部認為,進城農民大多經濟基礎較弱,收入相對不穩定,應在保障性住房、教育等方面為其提供更多保障,共享城市發展成果,降低農村啃老發生概率。
持續引導降低農村婚姻綜合成本。當前,婚姻開支逐漸成為農村家庭最大開支,也是農村啃老的“重災區”。受訪對象建議,以整治高價彩禮為起點,在住房、購車等婚姻條件上加強引導,不斷降低農村婚姻綜合成本,為農村家庭減負,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奮斗的希望,減少滋生啃老的土壤。
半月談記者:許晉豫 鄭生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