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轉綠、“退”還綠、綠生“金”
長江經濟帶三條綠色發展路徑的啟示與挑戰
地處長江經濟帶的浙江省長興縣,一位河長正在巡查河道 徐昱 攝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前不久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半月談記者近期在長江沿線多個省市調研發現,上中下游處于經濟發展不同階段、資源稟賦與生態條件各異的地區,面對長江保護與發展這一時代命題,探索出了不同的綠色發展路徑。
曾經污染嚴重的老工業基地如何實施保護?貧困落后的鄉村與被破壞的山水如何同步轉變?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轉型之問”的背后,是長江經濟帶省市對綠色發展路徑的求解與思索。
由“黑”變“綠”:工業基地轉型升級
新中國建設史上,一批老工業基地依托長江而興。時至今日,工業基地的“黑色屬性”日益威脅長江生態,由“黑”轉“綠”的轉型已是刻不容緩。
上海寶山,昔日大小貨船麇集的吳淞口,已變身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不遠處,2017年初揭牌的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讓鋼渣回填灘和鐵砂采砂場重現灘涂濕地舊貌,優美生態因之“復活”,引來百余種鳥類棲息。
老碼頭、老堆場、老廠房的身影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研發總部,一處處大數據集聚地。依托寶武鋼鐵等大型國企,吳淞口建成上海鋼鐵交易中心、歐冶云商等重大項目,成為全國鋼鐵電商重要平臺。
與寶山類似,武漢青山區也正在經歷產業結構的巨大轉型。
從粉煤灰“山頭林立”到武漢第三大生態公園,緊鄰棚戶區、水域面積760畝的戴家湖見證了武漢青山區通過生態修復“浴火重生”。
青山區因武鋼設區,財政收入近八成來自重化工企業,近年大力實施產業升級與城市轉型,全面轉向高端制造業、高品質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成效逐漸顯現。
以“退”為“進”:生態恢復搬撤并舉
清澈的小溪從山間流過,村口不遠處高聳入云的山坡上,昔日一級級梯田已變身蒼翠灌木叢。
“以前山上全被開墾種了糧食,秋收后滿眼光禿禿的,現在種滿了樹,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三峽庫區腹地重慶巫山縣廟堂村黨支部書記王安輝抬頭指著坡上的梯田說,過去滿目瘡痍的大山長出了新綠,走出大山的村民也扎下了新根。
廟堂村原是廟堂鄉,全鄉僅有3000余畝海拔1200米以上的貧瘠耕地,糧食畝產僅250公斤左右,有“重慶第一窮鄉”之稱。10年前,全鄉2300多人散居在茫茫深山之中,砍樹生火,開山種田,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嚴重。為保護青山綠水、擺脫貧困,該鄉在全國率先實施整鄉生態扶貧搬遷。
生態搬遷富了群眾,救了青山。隨著生態好轉,當地野生動物繁衍迅速,經?!肮忸櫋蔽羧盏拇遄?。
同樣是以退為進,長江退捕也在積極推進中。漁船回購、漁網收購、漁民培訓再就業……貴州赤水的全面禁漁試點正步步推進。在長江下游的江蘇,一些地方也已有所嘗試。如南京投資1600萬元對長江三橋至二橋段128艘捕撈漁船、256人進行了轉產安置;蘇州、鎮江等地更為此投入上億元。退捕已成為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統籌工作的關鍵詞。
靠“綠”生“金”:生態富民疊加雙贏
近年打出“全景赤水·全域旅游”招牌的貴州赤水市處于烏蒙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區內,當地除生態旅游外,還推進金釵石斛、商品竹林、烏骨雞、高山冷水魚等綠色產業,2017年10月底成為貴州省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
其實,當地丹霞地貌過去多年一直“養在深山人未識”。“從貴陽到赤水要走兩天,再好的生態優勢,也無法轉變為發展優勢?!背嗨虚L譚海說。當地采取政府投資、社會融資和“一事一議”模式,致力扶貧路、產業路、小康路、旅游路建設,既打通了景區聯接通道,又帶動基礎設施建設,游客井噴式增長。
如今赤水的生態產業已逐漸駛上“快車道”。當地干部認為,這關鍵在于形成良性循環,重點在于夯實基礎設施、構建產業體系?!安荒馨焉鷳B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否則扶貧可能就沒法干了。”譚海說。
上海崇明區則在流轉土地上做足了文章。憑借土地流轉,立體種養讓“生態農業+旅游”風生水起;空閑民房在專業團隊手中換上民宿新裝;公園和健身步道成了村里新地標……崇明區豎新鎮仙橋村村支書管仕忠告訴半月談記者,這個十年前島上有名的貧困村,如今農民年均收入已超過2萬元。
崇明于2016年9月21日提出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并制定“十三五”專項規劃,提出排出的水質量要優于注入的水。借力此前用于高鐵、船舶的污水處理設施和技術,計劃2018年底實現所有處理后生活污水水質達一級A類標準。
“‘生態+’的路,走起來有難度,但我們現在有勢頭,將來有信心?!背缑鲄^委書記唐海龍說。
“行”而后“思”:統籌協調仍需發力
探索出來的綠色路徑,怎樣一直走下去?各地干部群眾多有思考與建言。
受制于產業環境不夠成熟、政策瓶頸難以打通、財力匱乏后勁乏力等因素,基層擔心綠色發展成為常態化路徑面臨“小馬拉大車”難題。如武漢青山區有武鋼、一冶等12家大國企,青山區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多次與轄區重點企業就生態建設舉行會商,企業態度積極,但因企業自身發展不盡樂觀,配合難以到位。
多位基層干部和企業負責人認為,可開展長江經濟帶重化工基地轉型創新實驗,以環境硬約束和利益補償共享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如給予企業一定財稅、土地利用等方面政策支持,完善地方政府、上級部門、企業間協調機制等,以逐漸形成合力。
部分基層干部反映,因綠色發展事關民生,涉及財政、民政、住建等諸多部門,建議完善政府牽頭的跨部門協作機制。在推進長江退捕和漁民轉產等工作時,宜采取“區別對待、突出重點、分步實施、試點先行”的辦法,風險評估和合理補償及時跟上,必要時國家與地方應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扶持。(半月談記者 陳剛 王賢 韓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