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中國鼻咽癌新發患者位居全球首位,華南地區發病率更是全球的20倍。
“遺傳、EB病毒感染、不良的環境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導致了鼻咽癌的高發。”2020年吳階平醫藥創新獎獲得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院長馬駿介紹道。
針對許多鼻炎患者擔心的“鼻炎會發展成鼻咽癌”問題,馬院長進行了“辟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鼻炎會發生為鼻咽癌。“早期鼻咽癌較難與鼻炎區分,有些完全沒有癥狀,有些只有涕中帶血、鼻塞或耳鳴等不特異癥狀。需要注意的是,鼻炎不會有頸部淋巴結包塊。若鼻炎患者出現淋巴結腫大,隨著腫瘤長大,侵犯周圍結構,就會出現嚴重的癥狀,如頭痛、視物重影等,也要引起足夠重視。”他特別提醒觀眾,由于鼻炎和鼻咽癌癥狀相似,鼻炎患者更容易忽略鼻咽癌的不特異癥狀,在此方面還需小心。
我國鼻咽癌發病率如此之高,是否可以預防?其實,在早期鼻咽癌篩查中,若EB病毒顯示持續性感染,則提示早期鼻咽癌發生的可能性。同時,長期居住在鼻咽癌高發區的人群,尤其是直系親屬患有鼻咽癌的,需進行每年的常規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鼻咽癌的治療方面,馬駿曾提出“化療最佳時機是放療前”的觀點。他先后通過兩項大型多中心III期隨機對照研究,證實了“先全身化療,后局部放療”可以大幅降低晚期鼻咽癌的遠處轉移風險。放化療前使用“吉西他濱+順鉑”方案,局部晚期患者3年生存率提高,這項研究被譽為鼻咽癌治療領域中的新標準和里程碑。
鼻咽癌非常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尤其是咽后淋巴結,是鼻咽癌淋巴結轉移的首站,轉移率高達70%-80%。今年3月,馬院長帶領團隊聯合廣東、廣西兩家醫院共同完成一項具有前瞻性的III期臨床研究,通過對比內側組不照射與標準方案(照射)的療效、毒性,發現兩組療效并沒有差異,首次創新鼻咽癌患者內側組咽后淋巴結區豁免放療的“減毒”新技術。在未來,明確沒有咽后內側組轉移的患者,就可以豁免咽后內側組的照射,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目前,鼻咽癌還沒有疫苗,因此不能像宮頸癌一樣通過疫苗進行預防,預防更多依賴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營養、戒煙、少飲酒、保持良好作息和心情,增加體育運動都將有效預防鼻咽癌的發生。
總策劃:葉俊東
監制:孫愛東 楊文琳
策劃:高遠至 鄧伽 潘陽
總導演:史勁松
導演:劉宗優
統籌:侯巖同
嘉賓:馬駿
主持人:董千齊
編輯制作:林爽 董禹萌 王一帆 趙葳
執行制片:熊慶華 袁帥
美術設計:焦云偉
新媒體推廣:趙晨陽